環巢湖地區生態保護修復一期工程項目
發布時間:2017/02/22 成功案例 瀏覽次數:6215
項目基本情況
(1)項目名稱:環巢湖地區生態保護修復一期工程項目
(2)項目建設單位:巢湖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3)項目建設性質:新建
(4)項目建設地點:合肥市和巢湖市環巢湖流域,詳見附圖2-1。
(5)項目投資:128.64億元
項目由來
2011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首次全面部署水利工作。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興水利、除水害,事關人類生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歷來是治國安邦的大事。水利是現代農業建設不可或缺的首要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基礎支撐,是生態環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統,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加快水利改革發展,不僅事關農業農村發展,而且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不僅關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而且關系到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讓全民參與到水利建設的過程中來也將是“十二五”時期的重中之重。
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精神,合肥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二五”期間繼續加強市域內多條河流水利建設,全面掀起水利興修高潮。對重點河流湖泊實施治理工程,發揮政府在水利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將水利作為公共財政投入的重點領域。
2011年安徽省行政區劃調整后,巢湖市區與廬江縣劃歸合肥,賦予合肥新的歷史使命——整合省會經濟圈與沿江城市帶,引領全省加快融入長三角,大合肥呼之欲出,而環巢湖區域的發展尤其是環巢湖旅游的綜合開發作為大合肥版圖中的重要一環,再次成為了發展的熱點區域。對此,合肥市也明確表示,“十二五”的重點工作就是要做好一篇“水文章”和一篇“綠文章”。
巢湖作為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流域面積1.35萬平方公里,是安徽省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較高的區域。上世紀80年代以來,巢湖水污染逐步加重,污染負荷超出了湖體的承載能力,湖泊富營養化狀況嚴重,成為國家水污染重點治理的“三河三湖”之一。巢湖富營養化機理復雜,影響因子眾多、污染成因復雜,特別是對巢湖藍藻爆發深層機理的研究仍然不夠,水質狀況短期內難以達到功能要求。隨著公眾環境意識的提高,對巢湖水環境質量改善的要求愈加迫切,湖泊治理長期性與環境改善需求矛盾將日益突出。
當前,巢湖流域作為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承接機械設備制造、汽車、化工、鋼鐵、建材、電子信息、家電、現代服務業和文化創意業等產業,承接產業轉移給巢湖水環境保護帶來一定壓力?!笆濉逼陂g,巢湖流域城鎮化率預計將達到55%,合肥市現代化濱湖大城市建設帶來城市空間擴展、土地性質改變和人口密度增加,將破壞入湖河流生態系統,對污染物處理能力和湖濱帶攔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此,合肥市擬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加強城市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實施清湖碧水工程和藍天白云工程,改善巢湖水質和環境空氣質量,到2020年環湖支流水質逐步消除劣V類,基本達到Ⅲ類,巢湖湖區富營養化趨勢逐步遏制。到2030年巢湖水質控制在Ⅲ類或IV類,不出現藍藻。構建由“三楔護城、一心養城、四核圍城、多廊連城”組成的城市生態安全網絡,加快城市供水安全體系建設、城市防洪排澇體系、城市防災減災保安體系建設,加大巢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巢湖總體水質由2010年的V類提高到2015年的IV類,2020年后的Ⅲ類。建設環巢湖濕地保護帶,做好環巢湖地區生態修復,實施生態調度與引江濟巢工程。
同時,本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指導目錄(2011年本)》第一類“鼓勵類”中第一項“農林業”中的“35、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技術開發與應用”;第二項“水利”中的“1、江河堤防建設及河道、水庫治理工程”等政策。
在此背景下,為改善環巢湖流域城區及近郊農村地區生活環境,促進當地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合肥市委、市政府決定實施安徽省合肥市環巢湖地區生態保護修復一期工程項目,將環巢湖地區生態修復與合肥市“十二五規劃”等工作緊密結合,整體推進環巢湖地區多條河道的整治,優以適應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形勢,將合肥建設成一個充滿綠都魅力、創新活力、在國家戰略層面具有重要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環巢湖地區生態保護修復一期工程項目已于2012年7月20日經合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資環[2012]611號批復,總投資為1438416.82萬元,工程含有19個子項目,本次只實施16個,約合128.64億元。
環巢湖地區生態保護修復一期工程項目的建設,有利于改進環巢湖地區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改善巢湖流域的生態環境,確保居民飲用水源安全,是利國利民的公益性工程項目,對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具有重大意義。未來的合肥將是一個文化特色更加鮮明,經濟發展更具活力,人居環境更為優美,社會秩序更加安定,人與自然更加和諧的環湖通江生態宜居城市。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等有關環保法規,巢湖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委托合肥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承擔該工程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我所在組織有關技術人員赴現場進行踏勘、調研、收集資料的基礎上,經現場監測、類比調研、工程分析與環境評價后,編制了本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呈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審批。
上一篇: 廬州大道(黟縣路—繁華大道)項目